两年无脑速通美国信用卡(第二版)
【2025.07】2.0版本发布
前言
不负众望,现在第二版更新也出了,很多应该都是老粉丝了吧。这种内容的初衷就是在看完很多文章之后,你可能会反而变得更疑惑了,到底开什么卡好?到底什么卡适合我?所以如果你没有思路,不妨参考一下本文。这些卡都是公认性价比最高,且绝对不会被反薅的卡。当然,你也不需要完全follow,有可能到一半时你对自己的需求有了清楚的认知,知道什么才最适合自己。那么恭喜你,晋级到了next level。
如果没看过第一版,建议看完了再来。第一版有更多的细节,且用词新手友好。第二版默认大家已有基础认知,内容简洁直奔主题。
推荐组合
相信你已经在正文中看到结论了。两年八卡的组合,楼主新的推荐仅仅是把CFU换成了DC。不过关于时间线方面,楼主还是纠结了一下,毕竟Citi下卡难度总体比Chase大,如果还想快速通关需要大家多搬砖。如果某一个时间点被拒,请不要头铁继续申卡,而是及时复盘总结。
第1个月:Boa123
第6个月:CFF
第9个月:CSP
第13个月:Bilt
第15个月:Custom Cash
第20个月:Strata Premier
第22个月:Double Cash
第24个月:UAC (Connect)
细节分析
积累信用分注意事项
- 在攒前期信用时,按时还款和不超过总额度的30%非常重要,尤其是后者。如果花销确实大,在出账单前提前还掉一部分,使其总额度降至30%以下(10%左右最优)。但是注意不要全部还清,如果账单的数字为零会让银行认为你没有消费,不是一个有价值的客户。
- 信用记录不够,搬砖来凑,没有一家银行不喜欢你去搬砖(存钱)。有非常多的DP显示,搬砖可以大大提升信用卡的获批概率,甚至零记录下CSP,Premier这种好卡的案例比比皆是。楼主会在下面建议搬砖时间点。
第1个月:Boa123
现在过去了这么久,楼主依然推荐Boa123作为你的第一张信用卡,哪怕是押金卡。3%的网购类别仍然实用,2%超市包括Walmart,Sams和Coscto,是除Robinhood gold在Coscto返现最高的Visa信用卡了。
很多人可能会在想Discover。但问题是现在已被C1收购,且卡是需要SSN的,还会被随机抽查,很烦。前期卡槽很宝贵,还是算了吧。
另外一张新手卡是CFR,大家可能听的比较少。同样需要SSN,然后茶色官网甚至还写明了搬砖能够提升获批的概率。不过最近随着蓝宝石系列改版,UR一言难尽。CFR这鸡肋卡,跳过吧。
另外还有一张卡是Paypal debit,很多人说Coscto用很划算。但首先他是debit卡,不如信用卡方便,dispute很麻烦。另外很多人pp账户经常被封控,转不进去钱。最后这卡其实有一个特殊用法,每月空手套白狼白拿$50。
重要时间点一:开Boa,Chase Checking搬砖
首先推荐大家开Boa checking,总的来说他家的checking非常值得长持。大家可以开完之后再尝试申请Boa123,可以适当性的提升获批概率。
另外再开Boa的同时,这个时间点建议大家立刻去开Chase checking搬砖,为后续开茶色的卡做准备。
第6个月:CFF
如果你在第1个月已经开了Chase checking,只要搬的砖足够多,大概率在第3个月你就能看见pre approved offer了。但是保守起见楼主还是写6个月。这个时候下卡CFF没有任何难度。
另外楼主在这里移除了CFU,因为这次茶色改版之后,砍掉了CSP/CSR的1.25/1.5cpp的功能,保底价值变成了1cpp,说实话非常伤。而如果换现金的话,一卡流1.5%确实是不够看,行业平均都2%了。甚至Apple card某种程度上比CFU还要更好。
而CFF则基本没有这个问题,5x的卡大家还是希望越多越好是不是?即使换现金也没有任何问题。
另外截止发稿前,茶色移除了CFF在七月份的网络申请。目前不确定发生什么,但目前CFF在Branch仍可申请。但根据小道消息,这卡可能彻底绝版。考虑到最近CSR和Ritz的改变,茶色似乎没有理由保留这个亏钱货。如果8月份起真绝版了,大家可以申请CFU后续转卡成老版CF既可。
第9个月:CSP
正常来说,在没有搬砖的情况下,CSP需要一年信用记录。楼主把提到了第9个月实属无奈,也就默认大家会搬砖了(如果不搬砖两年估计通不了关)。
削弱过后为什么还选择CSP?首先无损拿50酒店和Doordash报销已经负年费,另外还可以免费住Hyatt和Primary保险,所以仍然适合长持。虽然砍掉了核心功能,但Point Boost拥有非常大的竞争力,甚至比Hyatt还好。仍然是值得长持的一张卡。
鉴于很多人说Bilt也可以做到这2点:但问题是Bilt的Primary保险仍为未知数(YMMV),茶色的保险更加成熟。另外虽然Bilt也可以转Hyatt,但攒点慢,应该优先考虑转AS。另外还保留了CSP砍掉的1.25cpp的功能,算是很良心了。
最后茶色变化这么大,值得长持的只有CFF+CSP,楼主也移除了原先的CSR。管他什么524,楼主这波对茶色心灰意冷了 -- 直接move on吧。
重要时间点二:开Citi Checking搬砖
随着茶色的卡不断削弱,楼主也加快了把消费主力转到Citi上,也推荐大家这么做。所以提前给Citi搬砖很重要,赶紧搞好关系后续方便申卡。
第13个月:Bilt
到Bilt了,楼主还是决定放在这里。Bilt前段时间频频传出消息,最近倒是没什么动静。而2.0版本似乎也被搁置,可能没人喜欢吧。
把它放在了第13个月终其原因还是申请难度。虽然有少部分DP(大约10%)显示信用记录不足一年仍可下卡,但楼主还是推荐大家信用记录至少一年再申请,申请的时候最好把Utilization拉到10%左右(逻辑就是你在其他的卡上不花钱凭什么来薅我的羊毛)。另外根据现有DP来看,搬砖似乎对下Bilt帮助有限。
其实关于Bilt的必要性一直有争论。其中有一个点是前段时间Bilt升级了:使用任何信用卡交房租通过Bilt portal也可以获得1x的bilt point(当然交房租的那张卡本身也有返现,只不过需要承担3%手续费)。不过似乎被玩烂了,后续可能会降到0.5x。
大部分情况下来说用其他信用卡交房租是亏的。但是有几个例外比如Boa123和AS卡。Bilt有和阿拉斯加航空深度合作(也是阿拉斯加唯一转点伙伴),使用AS卡通过Bilt portal交房租可以获得3x AS点数和1x Bilt点数。如果你经常飞,那确实合算。不过有一个需要注意的点就是如果你是从私人房东租房,需要寄支票的话则必须使用Bilt,不可使用第三方卡。另外Bilt直接交房租确实省事,不用折腾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。通过这些信息你可以自行判断Bilt适不适合你。
第15个月:Custom Cash
终于到Citi了。同样是一张5x的卡,结构比CFF更加灵活,非常推荐。从CC开始是因为这张卡的难度较低(定位类似于Freedom),多花钱,搞好关系。
另外强烈不建议搞524+MDD。由于这波茶色的改版,楼主觉得Citi三剑客明显更值,不在乎524了。而冲突的点是,Citi非常hp敏感,如果你524+MDD那Citi必不能下卡或者需要休养很长时间。有好多人524+MDD结果悲剧非常多。你不要成为下一个!
第20个月:Strata Premier
这张卡的批卡难度仅次于VX,悲剧非常多,千万不能掉以轻心,Citi也说不赚钱。最近正好有在讨论,给大家一个概念难度有多高:首先信用长度得够;手上的卡数量不能太多(虽然也有少数手上有十几张卡然后还获批的概率); Utilization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;6个月内乃至12个月的HP数量不能太多,其中3hp/6month基本是默认潜规则。具体可以参考这篇帖子《美国信用体系详解和推荐》。
所以考虑其申请难度,所以楼主把这张卡的顺序放在了DC前面。总的来说这绝对是一张很优秀的卡,下卡难度不低,可以说是本篇文章里最难的一关了。申请前建议再三评估,最大程度的减少悲剧发生!
另外有几个更新就是此卡换钱贬值了;但没关系,持DC/CC仍然可以1cpp换现金,没有削弱
还有无年费新卡Strata正式官宣,消费结构和这张卡非常像。如果要不到Renten或转点对你没什么用,那么降级到Strata显然是首要选择。
最后就是听说暑假会上Strata Elite新卡?是真难产,到现在一点消息都没有(而且面对CSR的重大更新,这张卡可能回炉重造)。Premier已经不赚钱了,Citi会怎么应对Elite呢?
第22个月:Double Cash
适合一卡流的卡,还是建议来一张的,这样能保证日常的所有消费不低于2%。另外,2%的卡不少,但2x的卡可不多,只有这张和Venture。而Venture系列又不能1cpp换钱,再次体现了DC的价值所在。
另外还坚持CFU的,与其赌Point Boost的未来,还不如把现金拿在手里更划算。
第24个月:UAC
绝对是一张被低估的旅行卡。4x的加油和旅行相关,另外每年送4次满血PPS,没有年费,还要什么自行车?
其中4x的加油应该是你能在市面上找到最高的了(季度卡除外)。需要转点的话可以考虑Strata系列的3x。
另外4x的旅行相关也很香,覆盖的范围极广。随着CSR砍掉了3x,虽保留了CSP的2x但砍掉了自身的1.25cpp,那UAC的4x基本无敌了。
最后是满血PPS。隔壁VX刚刚宣布砍PPS,这在无形中又增加了UAC的价值。4次适合轻度旅行者;如果是重度使用者可以考虑Boa Elite;就是不知道Strata Elite和AS新高端卡怎么样了。
未来展望
那么成功通关了之后呢?楼主建议以下几个选项:
- 申请联名卡。申请联名卡的核心要点是,你能用得上他的服务就申,千万不要被某一个石膏骗上车。通过两年八卡的经历,相信你已经基本能判断自己的需求所在。最后如果是想申请Chase联名卡需要注意524。
- 养记录申Venture X。没什么技巧,需要耐心。但问题在于VX刚刚官宣砍福利,PPS仅适合单身狗使用,$300的报销还很难用,所以这卡已经正式跌落神坛。如果自己轻度旅游,那UAC足够;如果是家庭需要用,那Boa elite很明显是更优选。除此之外VX在砍了PPS此后毫无亮点,不推荐搞了。最后,这卡给的旅行保险非常抠抠搜搜,甚至还不如CSP(除了6小时延误险 特大好消息,CSP改成了6h,那还需要VX做什么用?)。
- 一些小众和好用的卡。之前有提到过,SYW,Robinhood gold,Cash+等。这里不再重复介绍,感兴趣的往前考古。
- 转卡。这是楼主新研究的路,就是通过申请别的卡进行Product Change,从而可以获得多张一样的卡。举例:
- 通过转卡可以获得多张Boa123,无FTF的同时还可以多吃3%;
- 通过转卡可以获得多张CF(老版CFF)或CC,尽可能的增加5x攒点卡。
- 通过转卡可以获得已绝版的粟子(这卡也被削弱了)。
以上是几个常见选项,仅供参考。
- 开始玩Amex。Amex是HP最友好的一个银行之一了,所以下卡难度最低。既然如此,最佳的申卡策略就是把Amex放在最后。
不过楼主在这里要提醒一句:一旦入坑Amex,没有回头路。虽然可以玩升降机,但如果你想薅一把羊毛就走的,你会发现Amex没有适合长持,旦能保留MR点数的卡。大佬的正确打开方式都是三个月一张NLL,点数全靠开卡奖励,玩的炉火纯青。入坑要谨慎!
差不多就这些了,想要玩赚信用卡离不开强大的消费能力做支撑。
结语
无论如何,再无脑的组合,也要确保满足自己的消费结构。希望大家在申一张卡前权衡利弊。
虽说申请信用卡的目的是将奖励最大化,但是其实是指在你的消费能力范围内的奖励最大化。如果一味的追求点数奖励和报销,从而陷入消费陷阱,是非常不值得的。记住,你只是游戏的参与者,而不是规则的制定者。
信用卡的操作远不止于此,还有更多高端的操作,本合集的攻略贴仅仅是入门。如果你有心思研究,那么信用卡肯定能够给你带来很高的价值。
免责声明
每个人有不同的意见很正常,内容仅供参考。拒绝任何一切以偏概全,指责内容,但欢迎交流想法。
本贴只提供针对信用卡申请的一般建议,时间线仅供参考,不构成最终入坑理由和法律建议,仅供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