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年无脑速通美国信用卡(第一版)
【2025.07】删除部分过时内容
【2025.02】1.0版本发布
由于本文内容已相对过时,第2版内容已发布(但在读第2版前, 请先读完本文)
前言
相信你能看到这里,楼主的帖应该你看的差不多了,并且对信用卡有一定了解。那么这一期我将献上大结局。如果你还是不知道怎么申请,可以参考我的建议,带你两年内速通美国信用卡,少走弯路。
结论
第1个月:Boa123
第6个月:Freedom
第9个月:Freedom
第13个月:Bilt
第15个月:CSP/R
第17个月:Custom Cash
第22个月:Strata Premier
第24个月:Connect
时间线参考现有DP,并不绝对,仅供参考。接下来将告诉你原因。
细节分析
第1个月:Boa123
首先,作为没有信用记录的小白,前期基本就是新手卡3选1。虽然不得不承认Discover的通过率可能三张卡最高,但楼主还是仍然强推Boa123,即使是押金卡。原因很简单,一共只有两张卡有3%的网购,这是其中之一。而2%的超市包括沃尔玛,Target,以及仓储型超市也很实用。如果你申请了别的新手卡,后期如果需要网购的话则需要重新申请Boa123或BCE,浪费一个卡槽。如果想速通关话,前期卡槽对你来说非常宝贵,胜过开卡奖励。
在攒前期信用时,只看中俩点:按时还款和不超过总额度的30%,尤其是第2点。一般来说4个月即可出分,基本都能做到650+。如果接下来想申请Chase的卡,建议现在去开一个Chase checking。
另外,楼主这里想介绍一下Paypal Debit Card,就不另外单独发帖介绍了。这是一张24年年底新推出的借记卡(注意不是信用卡) ,自选一个类别(餐厅,超市,加油,衣服,健康)有5%的返现,每月上限$1000。超市包括Walmart,Target,Coscto,Sam club。
但是有一点很坑,Walmart的MCC不同,取决于你购买的地方。如果你在线下超市,那可能算Grocery;但是如果你在APP上购买,MCC则是Online Shopping,Paypal Debit不算。这个时候就可以用Boa红卡的3%来购买。
这么比较下来,Discover就一垃圾,被完美替代,Paypal上限还高。要说缺点嘛,就是刷卡前需要手动充值到Paypal余额账户,使用借记卡一般几秒内能完成。还有就是每个月1号需要手动选择类别,不然一分钱返现没有。
不过比较搞笑的是,Discover会拒绝信用好的人。这就很迷了,估计收不到利息,没法赚钱。楼主觉得直接move on吧,这破卡不申也可,毕竟之前有提到会随机抽查文件,很烦。
所以结论就是又少了一个申请Discover的理由。因为是借记卡所以也不会pull信用报告,不占卡槽。而如果后续Discover被C1收购之后,就彻底失去了申请的意义。
不过注意5%类别的卡还是优先选择返点,都刷完了再返现。
第6个月:Freedom
现在已经有足够多的数据显示,Freedom不再需要一年的信用记录即可下卡,这些年来已经降低了申请门槛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为所欲为——6个月信用记录,还非常脆弱。
要申请第1张Freedom,除了注重前期信用,和Chase搞好关系也很重要。甚至有DP显示,如果你有Chase checking一段时间并且有存款,新手零信用记录都可以下卡!所以建议申请这张卡的时候到线下Branch,先开checking,先开checking,先开checking(重要的事情说三遍)!开完之后立马就可以往里面存钱,然后再叫Banker帮你申请信用卡,这样能大大提升成功概率。如果没有过的话,立马叫Banker帮你打Recon的电话。
第9个月:Freedom
在第1张Freedom成功下卡后,申请第2张Chase建议间隔是三个月。这个节骨眼上应该没有任何问题,正常申就行。不过仍然建议线下Branch。
第13个月:Bilt
到现在,恭喜你成功度过了新手期,你现在有一年的信用记录,可以尝试房租神卡Bilt了。虽然有少量数据显示信用记录不足一年有Bilt批卡,但是总的来说还是不建议,一年的信用记录更加稳妥。由于Chase的524,除了三剑客之外,新手卡和Bilt分别占了另外两个卡槽。这个节骨眼上Bilt比Chase联名卡值很多。你觉得你是日常交房租/房贷多,还是使用某家特定酒店/航司多?答案显而易见。
第15个月:CSP
之所以把CSP放在Bilt后面是因为,CSP不能攒房租。所以只需要把属于CSP的卡槽预留好即可,早申Bilt早开始攒点。后期如果有需要可以随时升级CSR,不浪费卡槽。
按照Chase的尿性这个时间点(或者更早)你可能同时收到CSP和CSR的Pre-approve。如果你旅行真的很频繁,那就直接一步到位CSR(楼主去翻了一下邮箱,在开完第1张Freedom之后去八个月就收到了CSR的Pre-approve,有点离谱) 不然大多数的还是建议CSP。
虽然理论上该卡可以降级再升级,但是楼主还是建议长持。因为$45等效年费很低了,还有Doordash报销,主力UR的话就算买一个转点卡了。还附primary保险,绝对能够值回车票。不会被反薅太多,总不能一毛不拔吧。另外你要把这卡关了以后就申不下来了,毕竟你不会再出524了。
Bilt和CSP申请顺序:可以看情况调整。如果房租的花销高,Bilt优先,旅行花销高CSP优先。不过注意申完Bilt之后下一张必须CSP,不然卡槽满了就申不下来了。
第17个月:Custom Cash
恭喜你Chase毕业了,也有了房租神卡,524卡槽已满,可以申请别的银行的卡了。楼主推荐这张CC是因为5x的结构灵活(哪怕兑现也很香),攒点快,能够作为CFF很好的补充。同时也开始建立跟Citi的关系,为后续准备。
第22个月:Strata Premier
虽然是24年年中推出的新卡(基本就是改了个名字),但是不影响它成为性价比最高的中端旅行卡之一,也是Citi唯一的转点卡。在这里,TYP能很好的对UR进行补充。
这张卡的本身消费结构非常合理,非常全能的日常卡+旅行卡。虽然报销有点鸡肋,但是Citi给Reten Offer算是比较大方。如果再要不到,建议降级Reward+(小额消费友好) 已绝版, 建议降级Strata。不管怎么说,哪怕是薅个开卡奖励也值得,四舍五入就是回国的单程商务舱。
不过呢,据说这卡的Model也很迷,批卡难度仅次于VX(需要更多DP证明)?论坛推荐6个月内HP小于3次申请,楼主觉得可能不够,这就是为啥时间线上间隔了近6个月。如果可以的话,把Chase的钱提前几个月转过来Citi,因为也有新手几乎零记录下卡的DP,靠的就是存钱,顺便再把Bonus拿了。
第24个月:Connect
你即将通关了。两年内最后一个卡槽,本来想推荐VX,虽然点数很难用,但是卡本身的报销和奖励及PPS不可忽略,是性价比不错的高端旅行卡。推荐VX无非就这两个原因。
但问题是,这个时间节点可能申不下来。大量的DP显示VX需要三年以上的信用记录(虽然有个别低于三年)。论坛内专门有对VX的批卡数据进行分析,结论就是C1更注重信用长度而不是信用分。关于这张卡如何申请以及批准情况,还是建议大家参考DP贴再决定要不要申请。即使你能申下来,这卡基本不能降级的。如果因为这个原因而关卡的话,比较伤,因为你信用记录不长。
虽然申不下来,替代品也不是没有。VX长持就一理由:PPS。旅行次数不多,Connect每年送4次满血PPS以及其他福利,配合CSP足够用了。楼主觉得绝对是继UAR之后又被低估的一张旅行卡。两年的信用记录申请小银行的卡刚刚好。
银行思路
C1和USBank,这俩银行感觉比较像。喜欢玩卡的,卡太多的可能就申不下来了(毕竟你卡太多银行觉得你可能就把这当抽屉卡用了,银行血亏。银行希望跟你从头培养关系,而不是薅了羊毛就走)。C1的确只有一张VX值得申请,但USbank有好几张卡都可圈可点,具体可以看一看之前的对比帖。
再来说Citi,感觉跟前面两家越来越像了。现在据说Citi的批卡策略会记录你过去一年申的卡,并且会查看你是否有在其他卡消费。如果你都不在其他的卡消费,那你为啥来申我的卡?而跟Chase不同,Citi的recon概率很低。
所以最好的申卡策略就是Amex最后,因为在各大银行里批卡难度最低。如果你真的对Amex独有情怀,那么后续一些难度高的银行和一些好卡都很难批。而且,Amex本来就两极分化,大部分都用不到。所以,管住你的欲望。
关于这些银行的批卡要求,现在有一篇文章讲解更详细《美国信用体系详解和推荐》
要说唯一一点比较好的,Chase/Citi等大多数银行基本上都pull EX,但Boa/USbank主要pull TU,这就很友好了,HP不会集中在同一个信用局上(理论上等第24个月申请Connect时,你的TU HP只有1/24,绝对是下卡的最佳时机)。而C1则臭名昭著三家都pull,真要申的话建议锁EX。
再说回VX,综合保险居然还不如CSP(唯一劣势就是12小时Trip Delay),就是一张伪高端卡,真是笑话。如果真想要6小时延误险,Bilt和Premier都有,Premier直接订酒店机票返现还更高,CSP则可以覆盖其他的旅行结构(Connect有4x但季度上限$1000)。一年旅游次数不多,CSP+Premier+Connect是不错的组合。要是旅行频率上来了,直接CSR还关VX什么事。
VX二次分析:
这张卡绝对没有大家吹的那么神,你有想过你申的下来吗?很多人为了Refer脸都不要了。渣行发行,Dispute容易有问题,可靠性跟大行比差远了。总体保险不如CSP,点数难用,PPS和国内消费一卡流成为唯二的申请理由。但是如果为了单纯薅PPS而平时不刷,很可能会收到关卡警告。(以上两个DP均为网友提供)
建议
虽然楼主之前有说过,如果Chase三剑客不适合你可以重点考虑Citi。但是由于524,且Citi的批卡难度比Chase略高。综上考虑两点还是建议大家先入手Chase三剑客,现在用不到以后可能可以,谁知道呢,毕竟现在不申下来以后就难了。这不是二选一,可以全部都有。日后可以根据你的消费重心再决定主力UR还是TYP。
另外,UR+TYP组合能覆盖大部分酒店&航空场景,UR最值钱的伙伴是Hyatt,另外欧美航线居多;而TYP有亚洲航线,也有比较不错的酒店伙伴。C1可补充。
如果住店的频率远达不到需要联名卡,CSP报销酒店$50,Strata Premier报销酒店(单次消费满$500),以及VX $300旅行相关报销。
机票方面,美国国内,以及中美经济舱可以考虑用CSR 1.5订(如果没有合适的转点伙伴),商务舱推荐使点数最难用点数最难用用点数。
未来展望
恭喜你,你花两年时间速通了美国信用卡。在这两年中,你拿到了现金价值$3000+的开卡奖励,而转点值更高价值。这难道不是一个里程碑吗?
通过这两年的申卡经验,相信你对信用卡有更深入了解,也对自己的消费有更加成熟的认知。这时候一定要记住:没有需求不要创造需求。
时间线仅供参考,保守一点稍微延长间隔也是可以的。但总体来说两年或两年出头还是可以通关的
在你通关之后,接下来呢?楼主在这里给大家指明几条路:
- 非Chase联名卡。相信这个时候你一定知道了你的消费重心,如果需要,可以申请。
- Chase联名卡。为什么单独拿出来说呢,因为524。由于两年内开了8张卡,需要休养一阵才能继续开Chase的卡了。一旦出了524,记住,每一个卡槽都很宝贵。申请前三思而后行。
- 转战Amex。Amex算是对HP很友好的一个银行之一了,所以放在最后来,先开对HP敏感银行的卡。不推荐前期入坑的原因就是成本太高,Coupon Book很累,如果觉得划不来后期关卡很伤,拉低平均信用记录。而放在最后开,即使关卡也不会太影响总信用记录。两年玩卡经验,如果对薅回年费有信心,愿意花时间研究,高消费,报销能用得上,Amex还是很行的。
- 养记录申VX。没什么诀窍,需要时间和耐心。
- 一些小众且好用的卡。上面四个选项都有一定的门槛,这个不需要。举个例子USBank的Cash+(Utility有5%),Smartly(存满10w所有消费4%),都无年费。另外Robinhood Gold,虽然要Waitlist,但是楼主觉得是UAR之后最有资本成为无脑一卡流的卡(两者等效年费差不多)。
再比如Citi SYW,这张卡很小众,基本没人提起(因为Citi不能refer)。5%的加油和3%的餐厅超市虽然平平无奇,但是有时候有target promotion动不动就有10%~20%的折扣(需要持卡一定时间)。
- 不再申请新的卡,持卡到天荒地老。(虽然有点夸张或不可能,但很多上了年纪的人确实不喜欢研究信用卡)
差不多信用卡就这些了,想要玩赚信用卡离不开强大的消费能力做支撑。
524规则说明
Chase自营三剑客严格遵守这一规则,所以强烈推荐提前拿到。对于联名卡,历史有DP显示,近些年来524对联名卡有所放松,可能是合作伙伴施压的关系。
目前,已经有大量DP显示,Southwest,UA,Amazon等联名卡基本不再受524限制,能开出的概率非常大。而另一边比较出名的联名卡比如万豪和凯悦,只有少部分人能突破。目前并没有相关的DP什么样的人可以突破,什么样的人不行。楼主猜测跟名下的账户,HP,历史信用记录和消费习惯都有关系。平时喜欢玩卡薅羊毛的可能突破不了,而基本不咋开卡的,平时都有认真刷更有可能突破。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了,申之前评估一下自己的心态。
在推荐万金油组合之后,这个时候肯定就有大佬跳出来说,这玩法太低级了,我一年就通关了...
本攻略仍然新手向,不要把各种高端操作强塞进来。新手第1年的信用记录尤其重要,不建议有太多的HP。有人一年内开了十几张卡然后被杀全家了,损人不利己。
结语
无论如何,再无脑的组合,也要确保满足自己的消费结构。希望大家在申一张卡前权衡利弊。
虽说申请信用卡的目的是将奖励最大化,但是其实是指在你的消费能力范围内的奖励最大化。如果一味的追求点数奖励和报销,从而陷入消费陷阱,是非常不值得的。记住,你只是游戏的参与者,而不是规则的制定者。
信用卡的操作远不止于此,还有更多高端的操作,本合集的攻略贴仅仅是入门。如果你有心思研究,那么信用卡肯定能够给你带来很高的价值。不管怎么说,你做到了。
本贴初稿一个月前已写好,但参考了很多文章和DP前前后后改了十几次才有你们现在看到的版本。后续可能会更新信用卡高级操作入门,但信用卡的主线攻略就到此为止了。楼主,只能帮你到这了。剩下,靠你自己了。后会有期!
免责声明
本文内容楼主参考了非常多的文章和DP,理论上可以,实际操作起来还有一些额外的注意事项和细节。如果在某一个时间点申卡被拒,那就不要头铁继续了。每个人有不同的意见很正常,内容仅供参考。拒绝任何一切以偏概全,指责内容,但欢迎交流想法。
本贴只提供针对信用卡申请的一般建议,时间线仅供参考,不构成最终入坑理由和法律建议,仅供参考。